第540期:《烟台大学报》

坚持立德树人 全面推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期次:第540期      查看:111   

编者按:
  9月8日,烟台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此次会议是在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讲话精神的前提下,分析形势,研究问题,对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有力部署,对于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后勤管理处和党委宣传部结合具体工作作了交流发言,本报特予以摘要刊发。

创新方法  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赵文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这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总要求和总任务,也为我们全面办好思政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结合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实际情况,讲几点我们的体会:
  一、加强理论学习,坚定思政课教师的阵地意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这门课程不仅肩负传授知识的作用,而且承担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有阵地意识和角色意识。首先要把好思政课教师的入职关。每年学院引进新教师,我们选择党性强,业务精的博士毕业生来校担任思政课教师;学院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马恩经典原著,提升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教;学院紧紧围绕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有机结合的教学观念,并将其贯穿于思政课教学科研始终;探索建立以教学效果、科研成果、师德作风、政治信仰等为关键要素的教师评价体系,引导思政课教师全身心投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增强做思政课教师的荣誉感。
  二、狠抓课堂建设,强化思政课精品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我们不断强化思政课理论的叙事性,把高深的理论转化为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提升学生思想的认知度,加强道理的吸引力,增强思政课课堂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以课程教研室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认真研讨教材内容,逐章进行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科学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等手段,搭建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本年度我院有4门课程入选学校在线课程资助建设项目,其中2门课程已建设完成。这种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目前学生在线的点击量达40余万人次;发挥教学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学院选拔在教学督评中排名TOP10%的教学优秀教师进行示范教学、观摩教学、交流教学心得,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
  三、注重教师执教能力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名师意识
  打铁还须自身硬,提高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要紧紧抓住教师环节,解决好内功问题。学院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集体研讨聚智慧,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备课提质量。在学校设立的思政课专项经费的大力支持下,学院一年中选派近40人次教师参加教育部和山东省的集中培训。另外,充分发挥好我校入选的山东省首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工作室的凝聚、示范和引领作用,让更多的思政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能手、名师。
  不断深化科学研究,为增强教学效果提供有力支撑。学院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申报各种科研项目。学院实施项目拉动计划,我们在思政课专项经费的支持下,培育院级教学科研创新项目,今年共评出9项,周期三年,给予经费资助。近两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科研工作也取得可喜成绩。
  四、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科学规划学校大思政衔接融入机制
  学院鼓励思政课教师担任学生理论社团的指导教师,担任学院学生班主任,鼓励思政课教师担任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培训专家。以我院“马克思主义著作研读”工作室为中心,实施学生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计划,开展学生层面的经典著作朗读活动。我们鼓励思政课教师直接参加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对实践教学成果的总结,把学生优秀的调研报告作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补充材料。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长征,思政课建设,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去完成,我们只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明确方向  坚决履行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责
学生工作处处长 于秀国

  一、深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发达国家高校中没有党团建设、没有思政课、没有辅导员,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有思想政治教育。对比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除了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上不同外,最大的区别在于,我国将思想政治教育独立出来,而西方则将学生教育与学生事务分散于不同部门。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却造就了那么多世界知名大学,我们自然会问: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存在的必要性有多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明确的回答,他指出,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不同社会制度决定着不同教育目的,不同教育目的成就不同办学特色。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没有特色,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2005年初召开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这一育人维度强调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时隔十一年,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如何办大学这些根本问题上,从育人一个维度拓展到育人和办学两个维度,强调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服务”揭示了我国高校办学规律,尤其是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高校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明确了我国高校的政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是新形势下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新定位。提出的“四个坚持不懈”揭示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导航。“四个服务”与“四个坚持不懈”完整构成了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新指南。从两次会议来看,我们能深刻体会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只能积极作为不能被动应付。
  二、辅导员要腰杆硬、底气足地履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职责
  教育部200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曾经有一段时间,相当一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感觉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丢掉了自己所学的专业,整天忙于各种学生事务,既不像专业教师,又不像机关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前途。综合2005年和2016年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这两次会议,我们不难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特征:其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四个服务”和“四个坚持不懈”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新指南;思想政治工作是办好我国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基于这些特征,我们不难形成以下共识: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办好中国一流大学必不可少的力量。辅导员参与承担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腰杆硬、底气足”地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
  三、努力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联动新格局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由思政课教师为主实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主阵地,由辅导员为主实施。无论是主渠道还是主阵地,其对象、目的是一致的,因此,主渠道与主阵地必须协同联动,同向同行,有机融合,发生化学反应,这样才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接下来,学生工作部门将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密切合作,大胆创新,努力探索出一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机制,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立德树人 将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融入教育教学
教务处处长 毕可志

  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在教育教学中全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是课堂的第一责任人,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职责。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认真负责地讲好每一堂课,要将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作好学生的表率。教师的授课内容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
  二、坚持“四位一体”德育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制度建设,在教学检查中重点检查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情况,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日常教学巡视、深入课堂听课和课堂观摩课等方式,及时发现教师师德师风和思政教育融入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促和引导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全过程。
  三、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将德育教育融入教育教学。
  一是将专业课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有机结合,实现专业课教学内容与德育内容相互渗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学生对德育教育内容的认可度。
  二是各专业负责人在制定专业课程标准时,应充分挖掘该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使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到有机融合;任课教师在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时,也要结合我校学科、专业和学生实际,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三是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德育元素,把其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语导读》等传统文化选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四、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思政课建设的信息化水平
  一是健全青年教师助教培养制度,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加大对新进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入职培训,把德育教育作为新教师入职和在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使教师充分认识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把德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
  二是加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使其能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能够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个人特点和课程特点,把思政教育的内容融入教育教学之中,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五、加强教材建设,贯彻落实“马工程”系列教材
  近五年,我校有4部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根据教育部和中宣部相关精神和要求,我校积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马工程”重点教材在我校的推广使用。自2016级新生开始,全面严格按照要求统一征订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遴选相关课程部分教师参加“马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示范培训班,吃准吃透“马工程”重点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对“马工程”重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上,推动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转化,使“马工程”重点教材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六、修订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
  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将思政课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在合理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同时,又对该类课程进行了扩展,开设了“形势与政策”、“中国传统文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必修课。
  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2017版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实现理论模块与实践模块的紧密结合,新开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课,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思政课的内涵。

服务育人 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后勤管理处党委书记 杨众晖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是办好学校后勤事业的基础和保障。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后勤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建立符合后勤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
  为防止思想政治工作与后勤服务、经营工作“两张皮”,后勤始终坚持抓思政从服务和经营出发,抓服务和经营从思政入手,思想政治工作与后勤行政工作不是油水分离,而是水乳交融。进一步完善了党政联席会议和后勤工作例会制度,将思想政治工作同行政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建立了七个党建思政责任区,在后勤内部形成了一套自律和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 
  二、练就一支思想过硬的干部职工队伍
  注重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后勤内部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部分实体单位管理岗位长期以工代干,有的岗位要24小时连续值班,有的岗位则需要牺牲寒暑假,但按照政策这些正式职工和内聘的干部不能够多拿一分的加班费和岗贴,我们一方面向学校积极争取政策,另一方面教育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稳定了这支主力队伍。同时,也注重编外用工队伍建设,逐步提高编外用工人员待遇,参照学校工会制定的标准,由后勤自己筹措资金为编外用工人员发放职工福利,极大地调动了这支队伍的积极性。
  三、通过“三育人”落实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抓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后勤抓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通过提升职工的各种素质和能力达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目的。从管理育人入手,通过建立健全和执行相关制度,通过承诺制服务等有效形式,不断改善服务条件和服务方式,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从服务育人入手,后勤员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俭节约,在全校倡导节水、节电、节粮,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从环境育人入手,充分利用服务空间,制作张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励志标语,利用多媒体和LED显示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切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有助于广大师生的道德培养,推动了“文明烟大”的建设。
  四、打造精品服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近年来,后勤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对校舍和道路进行维修;对家属区生活环境进行有效治理;引入门禁系统、饮水系统和学生宿舍管理系统,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引进两家实力雄厚的餐饮集团对学校食堂委托经营,改善了食堂的就餐环境;对学校的供暖体系进行了系统改造。通过服务形式的品牌化、服务方式的人性化、服务标准的规范化不断提升后勤服务水平。后勤党委的“党员微信群”、“处领导投诉接待日”,社区中心的“爱心小红伞”、“小王帮办”、“汤哥热线”,修建中心的“24小时首接热线”,水电中心的“抢修服务队”,绿化卫生中心的“党员示范区”,幼儿园的“安全签到服务台”等品牌长期以来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其中的“汤哥热线”服务品牌被授予了“烟台大学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后勤的七个党支部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了党建思政工作进宿舍、进食堂、进工地的具体措施,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模范和标兵,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此外,后勤党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目前已基本完成了中国高校后勤协会的研究课题《高校公寓管理的信息化对平安校园建设的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是抓手,思想政治工作是生产力,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对推动后勤各项改革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决心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求真务实,积极进取,继续做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
整合资源 打造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
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王晓刚

  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到底应该怎么做?这是每一个宣传工作者都值得思考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这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部署了任务,我们要因时而新,整合资源,开创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格局。
  一、牢记使命,力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在学校的新闻宣传工作中,我们严格落实三级审稿制和编前编后会制度,践行“三贴近”、落实“走转改”,超前策划选题,大力倡导短、实、新、深、活的文风。加强与部门、学院联系,加大重点工作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不断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新闻事业常干常新,打铁还需自身硬。新时期的新闻工作者要在思想理论上强起来,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在政治原则上强起来,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家办报、办新闻网站;在业务素质上强起来,在理论上、笔头上、口才上或其他专业上有“几把刷子”,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
  二、创新为要,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现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青年教师和学生几乎是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我们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变革,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充分发挥校报这一传统媒体的底蕴优势,加强新媒体采编发平台建设,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进一步打造“快在双微、深在报纸、广在网络”的立体传播格局,努力把党报传播优势向网上拓展。
  截至目前,烟台大学官方微信的粉丝数为33183,发送微信867篇。在全国高校微信平台排名中最高排名61名,山东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排名中最高排名第四。目前,学校微信公众平台正在改版升级,补齐较弱的短板,实现内容功能齐头并进,真正成为集新闻发布、思政教育、社交互动、形象展示、功能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型校园新媒体平台,打造烟大师生共同的网上精神家园。
  三、加强建设,构建新闻宣传工作新格局
  在校园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要以“聚合传播”的方式形成高校宣传工作强劲合力,打造校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重的全媒体工作格局,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在全媒体平台格局中,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宣传活动,可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今年的毕业生中,我校出现了多个“学霸班”、“考研宿舍”、“考研姊妹花”等先进典型,针对这一情况,校报用了多期次多版次对这些集体、个人进行了深度挖掘,学校的官方微信平台则联合各学院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他们进行了深度采访和报道,把图片、视频、文字等新闻要素推送到每一个烟大人的手机上;同时我们积极联系外界媒体,烟台电视台、胶东在线网站、烟台晚报、大众网等一线媒体都及时进行了跟进报道。这既彰显了我校学子奋发成才的时代风采,又在相当的范围内宣传了学校长期以来注重优良学风养成的持之以恒的做法,提高了学校的社会美誉度。这种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教育方式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实践证明,新的宣传格局一旦形成,聚合传播的力量将会发挥强大的作用。